佑佑的玩具

文若

    佑佑从出生起,就有了许多许多的玩具,有的是爸爸妈妈在她出生前就准备

好的,有的是外公外婆到各家商店挑选来的,有的是亲友送的。尤其是奶奶,给

佑佑买了一大包各式各样的塑料玩具,说是用来帮助促进佑佑的心智发展。佑佑

最喜欢的是一只小小的绒毛熊,小胖手握着它,亲亲它的鼻子,就乖乖地睡着了。

有一次,小熊不见了,佑佑就不肯乖乖地自己睡觉,家里人只好上大街去买﹐选

中几只相似的,但佑佑就是不肯要,所幸很快找着原来的那只小熊了。

    后来,爸爸到德国去留学了。过了几个月,妈妈接到大学录取通知单,也要

到德国去学习了。于是三岁的佑佑就要出国了,可是佑佑的许多玩具都不能带上,

佑佑就一手抓着那只心爱的小熊,一手拉着妈妈的衣裙上了飞机。

   刚到德国没两天,妈妈带佑佑到儿童游乐园去,碰到两个波兰小朋友在沙坑

里玩。他们把小桶小铲子借给佑佑挖沙子,佑佑挖得很起劲。天快黑了,波兰小

朋友要回家了,佑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玩具带走了。佑佑不肯进屋,她让妈妈

抱着站在高山坡上,问妈妈:“南京在哪里?”然后就指着南京的方向,大哭:

“我要回到南京去!我要去找奶奶!”她一定是想起了南京的亲人,想起了她的

那幺多玩具。佑佑哭得止不住,妈妈紧紧地搂着佑佑﹐眼泪滴在陌生的土地上。

一位中国朋友告诉妈妈,有的超级市场有小铲子小桶,价钱不太贵。妈妈就跑

了好几家超市,看中一套最便宜的,也要十多个马克,算一算大约好几十人民币。

妈妈想,这相当于自己在国内半个多月的工资了,犹豫来犹豫去,还是给佑佑买

了一套。红的小桶,黄的小铲子,蓝的小耙子,鲜亮光滑,佑佑拎着,一摇一摆

地跑着奔向沙坑。

   后来,爸爸又从跳蚤市场买了一些旧玩具,有小锅,小碗,小杯,小勺,还

花两马克买了一只草编的玩具小篮子,背面还贴有“中国制造”的标签呢。

  爸爸很忙,要看书要做研究,妈妈要过德语关,忙注册。上课前就把佑佑送到

幼儿园去。佑佑拎着草编小篮子,里面装上每日必备的点心去上幼儿园。可是她

一句话也听不懂,每天下午小朋友都做户外活动时,她也不玩,把脸挤在围墙的

铁栏杆之间等爸爸。爸爸总是忙到最后一个接佑佑,佑佑忘了戴手套,冻红了的

小手紧紧地拎着那只玩具小篮子。

   寒假到了,妈妈在很远的一家公司找到一份假期工作。爸爸又到法国做实验

去了,妈妈对佑佑说:“明天一大早,天黑黑的,你就要上幼儿园,妈妈要去工

作,挣了钱给你买玩具,你要乖乖地等我下班来接你。”清晨,妈妈把咳嗽未愈

的佑佑拖起床,佑佑一声都不哭。妈妈把穿得象个大棉包的佑佑抱上自行车,推

着就往地铁站跑。地铁出来赶汽车,下了汽车抱上佑佑就往前跑,一大早第一个

将佑佑送到。然后妈妈又一路小跑赶汽车,下了汽车换地铁,地铁又换地铁,出

了地铁在郊外的路上再一路小跑,直跑到喉咙里干冒烟,才准点赶到上班。

   慢慢地,佑佑的玩具也渐渐多了起来。有爸爸妈妈买的,有爸爸导师的女儿小

候的玩具,有德国老太太送的,有离开德国的中国朋友留下的,还有爸爸妈妈

佑佑到欧州其它国家去旅游买回的一些小玩艺。

   有一次,妈妈带佑佑在路边散步,一位德国妇女夸佑佑长得可爱。一向表面比

较冷峻的德国人居然邀请佑佑到她家去玩,又送佑佑两只大绒毛玩具,其中有一

只小兔子,眼睛象真的一样﹐佑佑特别爱跟小兔子说说话。妈妈的一位中国朋友

生了个可爱的小姑娘,妈妈跟佑佑商量:“阿姨家的小娃娃多乖呀,她躺在摇篮

里,只能一个人玩。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不能来给她送玩具,我们把小兔

子送给她,让小兔子跟她玩,好吗﹖”佑佑就同意了。佑佑说:“我还有小熊

我玩呢﹗”多少年过去了,佑佑还记得那只眼睛象活的一样的小兔子。

  爸爸要到美国一所大学去工作了。离开德国的时候,佑佑的大部分玩具都留给

了后到的中国人,但那只小熊又带到了美国。

   来美不久,在圣地亚哥的海洋世界,爸爸给佑佑花二十美元买了一只绒毛企鹅,

佑佑抱着它,脸上灿烂得象一朵花。爸爸对妈妈说,当年我们在跳蚤市场上买的

那些小玩具带到美国多好,也是对过去日子的一种纪念。

   后来,爸爸又到一个研究中心工作了。搬家时,佑佑的玩具要用大纸盒装了。

那年圣诞节的早上,佑佑一起床就奔向圣诞树。在树下,佑佑找到了她想要的象

芭蕾舞剧中那样的大大的木制“胡桃夹子”。那时佑佑才六,七岁,仍然相信是

圣诞老公公夜里悄悄地送给她的。 

   佑佑十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佑佑在家中办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聚会,还专

门买了乒乓球台子,买了打棒球的一套东西和其它玩具。佑佑请了许多小朋友来

玩,有的在前院打棒球,有的在后院蒙眼敲纸马,佑佑和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象

春风一样在院中荡漾,一直渗入爸爸妈妈的心田中。

   九年过去了,佑佑已经上中学了,不仅各方面都很杰出,还是个富有同情心的

孩子。当爸爸任教的大学在圣诞节前募集玩具时,当佑佑的学校组织为穷困家庭

捐赠活动时,佑佑拿出她的一些玩具要捐给别的孩子,但爸爸妈妈决定,如果要

捐玩具,就另外买新的,要尽可能保存好佑佑的玩具,尤其是有特殊意义的玩具,

那也是我们人生经历的见证。

    现在,佑佑已经积攒了许多玩具放在新房子的车库里,手中还有各种智力玩

具,其中一些是佑佑自己劳动挣钱买的,但直到今天,那只鼻子磨得光光的,全

身脏乎乎的绒毛小熊仍是她的最爱。   

 

 

      (该文刊登于浙江省“幼儿教育”1999年七﹐八月合刊上)

      (原文写于1998年﹐现略做改动供老同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