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回眸
涟 漪 |
坐在飞机上,看着地面上的车像蚂蚁爬,想想地球上密密麻麻的生活着这么多人,大家能在一起学习4年,30年后又相聚,真是一种缘分。我能和大家见面,就是缘分,也是我的福分。分手后挺感慨并心存感激,想写点什么。但离开上海后随姚栋华回南通老家,后回京又忙活一阵,现在才静下来。看了大家的照片和感言,很开心。
聚会前,姚栋华兴奋,老让我上网看日程安排,我没有感性认识;没兴趣,就说我就跟着你们走就行了。聚会后,我激动,我说77级是厉害,聚会搞的真好,可惜这么快就结束了,下回什么时候?姚栋华说,你还想蹭啊,我说,下次就不劳驾你了,我直接跟高大哥报名,也省得易昕表扬你。
以前只知道姚栋华在南京师大上学,没想到她这么美,仍有着金陵女子大学的韵味:古朴、素雅、娟秀,还有着现代大学的朝气。更重要的是她培养出了一批你们这样的人才。
我们这一代人走过了相同的时代,有着一样的理念,肩上有责任,胸中有道义,我们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人生,可都走过来了,现在如此地坦荡,这就是成熟。共同的特点:特别怀旧,因为我们曾有过青春、有过激情。聚会就是同学们在一起笑谈生活曾赐给我们的美。
第一个见面的同学。坐了4个小时的高铁,终于来到了南京,这是我第一次来南京。到了专家楼见到了老同学,姚栋华就激动地冲了进去,我也快步跟在后面。他喊:“老高”后,又和别人打招呼。我谁都不认识,尴尬地站在一旁欣赏着热闹的场面。这时高大哥说:“这是你…..”,姚栋华才想起还没介绍我。
我学医五年,又作为内科医生工作16年。到加拿大后,只是相夫教子,没敢问津医学,因为在北美行医门槛儿很高。可孙世雄在美国从物理改学医学并拿到行医执照,真是厉害。这份毅力和精神我是自叹不如。
2号车的绝大多数人都休息了,可我们几个坐后面的人笑声不断打扰别人,那是因为汪如怀老说笑话,而且多与女生有关。他一怀抱下所有的女生,可见心太贪。他年年回国均不带夫人,此中是否有蹊跷?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因为大家管他叫老王。他背着个大相机,到处给人照相。为同学留下这美好的纪念。有些东西,平实但却永恒。
与汪如怀不同,易昕只有一个梦中女生。在那个年代,虽然内心激动但不敢表达,如今梦想成真,大大方方邀请她(不必说,都知晓)一起合影。任凭眼前闪光灯耀眼、同学嬉笑,照样完成六个五年计划。
回京后,钱秋明已从美国回来,几位在京的同学聚了一下。他的二女儿只有六岁,活泼可爱,可能是同学的孩子中最小的。参加聚会的同学有钱秋明夫妇及女儿, 华锦文,
严锁堂夫妇及女儿女婿, 姚栋华夫妇。
这次聚会常听男同学说“肥水都流了外人田”,来比喻女生多外嫁了。乍一听是这么回事,可细细品来,不对。如果男生是田地,那么我们的女生又是什么?哈哈,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