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之旅(九)

姜启时 /

2014.11.27

加拿大的商场超市

加拿大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一些中小城市高层建筑较少,城里一些大的超市多散落在社区之间。我们居住在距多伦多市中心20公里的密西沙加市。我和老伴儿经常去的超市大体分两类,一种是大型超市,如华人开的 “大统华超市”(台湾人开的), “丰富超市”(福建人开的)等,美国人开的“沃尔玛超市”等;另一种是大型商场,里面有若干个档口租给许多人去经营,类似中国的商城,如太古广场、时代广场等。这里没有马路市场或农贸市场,所有的生活用品只能到超市采购。西人超市里许多商品价格较高,结算时因不懂英语还很麻烦。

 

 

这里的超市每周都有打折商品,吸引顾客,如碰上运气好的时候,买打折商品很划算。每到周四,各个商场超市都往各家报箱或门口送各式各样的广告,有英文的,有中文的,五花八门。到晚上儿子下班回来时,家里收到的广告和其他宣传品有近一公斤重。每逢这时,查找信息就是大家晚餐后的主要活动,特别是找商品方面的优惠信息,我们老两口更愿意打听鱼肉菜果方面的信息。打折优惠的时间为周五至周日。经过几次比较,我们觉得还是“大统华超市”和临近的“丰富超市”比较实惠,到这几家超市购物,突出的感觉就是货品新鲜、价格低廉。加拿大的商品大凡按重量出售的,一律以磅(450,中国的9)为单位。

这里的猪肉总是分割成若干部分,前槽之类的肉分割成3磅大小的一块,卷成卷状用牛皮纸包好,不再分割。1磅肉的价格约2加元至5左右(汇率15.5元人民币),如果购买猪肉馅,只买1磅需2,如买2磅价格为3,挺便宜。青菜每磅0.99,大青椒每磅1.49。白条鸡去头去脚,一只约3磅重,售2.99加元。而“走地鸡”(溜达鸡)去头去脚,一只约6磅重,包装很干净,售10加元。

 

在加拿大购物有的商品缴税,有的商品免税。凡缴税的商品,税率为13%,其中联邦税8%,省税5%,交款时货款和税款清清楚楚地打在货单上。购买原料类的商品,如生的鱼、肉、粮、菜、水果等都不缴税,如果买熟食品就要缴税。熟食品比较贵,一塑料盒装的馒头6个,售价6加元,加上13%的税近7元加币(约合人民币40元)。加拿大东西便宜,人工特别贵。商品由生到熟,有人工成本在里面,价格就增加了许多。对比中加两国市场,不算外出就餐,不算水电和人工,只算购买生活食品的支出,平均每人每月150加元左右。加拿大家庭的恩格系数(恩格系数为家庭总消费除以总收入)很低,中国家庭的恩格系数相对较高。加拿大人低廉的生活成本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为他们提供了潇洒的空间。

伴着瑞雪降临了,加拿大各地的圣诞节气氛热闹火红,商场超市到处呈现一派圣诞节的气象。尽管雪暴阻挡了一些人的出行,商场超市依旧显得比平日热闹。商场吸引了民众前来采购琳琅满目的圣诞节货品。在商店外,特意摆起了售卖圣诞节饰品的摊位。各式各样的饰品、设计新颖的挂件等,令人眼花缭乱。现在的圣诞节装饰质量越来越好,品种更是越来越多,许多精品从中国香港和大陸进口,不同的圣诞节装饰,不仅仅在圣诞节期间有销路,全年都受欢迎。

另外,鲜花是圣诞节必不可少的,在专门卖花的摊位前,店主表示,人们购买鲜花不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为了图个好意头,选花有讲究,如银柳就寓意有银有楼;富贵竹和串串金更是象征富贵多金;桔树更是大吉大利,而剑兰、菊花和水仙等则是传统的贺年花卉。鲜花的价格近几年都比较稳定、供应也充足。

  

过节,鱼和龙虾等都特别受欢迎,超市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稳定。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及杂货中,由于人民币上涨和运费涨价等因素,商品成本价格涨幅较大。但加拿大本地的食品及货品,商家还是尽量保持原价,超市的许多货品来自美国、加勒比海地区,从美国进口货品更划算。

各华人超市不仅吸引华人顾客,更有各个族裔的顾客光顾。圣诞节到来,在大型超市广场内,工作人员布置舞台,圣诞节晚上,政客们会前来向人们拜访。

 

 

加拿大的超市就像“万国商品博览会”,在加拿大,逛超市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加拿大的一个窗口。在这里,可看见中国的很多商品,我更非常希望看到本省本市的商品摆在柜台上。我们能否将家乡的超市也开到国外去?我还不知道国外尤其是北美,有我们老乡开的大型超市,有我们本市自己的品牌商品。

有趣的是,在加拿大,穷人身材往往较胖,富人身材往往较瘦,穷人以吃肉为主(蔬莱与肥肉价格相当,吃肥肉比吃蔬莱当然合算),富人以吃蔬莱为主,并且健身锻练,而穷人则倒头昏昏大睡,故身材逐步长胖。而在中国,富人往往大腹便便,穷人往往较瘦。

加拿大的餐馆

俗话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中国文化---吃的艺术真是被发扬广大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

早期移民来加拿大的华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身无一技之长。只好使出中华厨艺的看家本领,开中餐馆,谋生立命。经营餐馆常常要起早摸黑、披星戴月,连周末也没有,但是这是一项不需要太大资本的行业,而且民以食为天,所以中餐馆算是创业谋生的捷径。好象也有不全是为了谋生,纯粹是为了展示中华饮食文化而开中餐馆的。

 

经过几代华人经营,一些中餐馆在开北美得如火如荼,名声颇好。别的地方不说,仅多伦多地区,各种风味的中餐馆就有二三十家之多。川味比如川霸王、四季飘香、老四川、蓉园;沪味的有上海滩、沪江春;粤味点心的更多,有翠苑酒家、龙门饭店、半岛餐厅;台湾人开的有叙香园、叶家园、东来食府,总之是比较多的。华人餐馆中餐大厨需长时间训练,能独当一面的大厨,起码要在厨房实习至少10年,跟老师傅学艺。

 

 加拿大餐馆的莱单中,以肉厚汁鲜的“北美龙虾”最为著名,加拿大的纽芬兰、新布伦斯维克以及爱德华王子岛是北美龙虾的主要产地。中国内地的美食家们大多只熟悉澳洲龙虾,其实加拿大龙虾在品质优于澳洲龙虾。加拿大龙虾最明显的特点是头上那两把大“钳子”,这对钳子可以一举切断数英寸厚的木块,足见加拿大龙虾肌肉之强劲, 加拿大龙虾肉既细腻鲜美,又劲道上口,堪称海鲜中的极品美味。

烹调技法上,与中国的蒜蓉清蒸和葱姜爆炒的做法完全不同,加拿大的龙虾烹制方式更多采用烧烤的办法。肥美的加拿大龙虾,先是去须,去沙线,然后再抹上黄油、蒜味橄榄油等配料增加虾肉的香气,还要根据客人的口味撒上九层塔、迷迭香或是匈牙利黑胡椒等不同口味的调料,最后放在橡木明火上烤。随着虾肉的由白变红,肉汁四溢,一盘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的龙虾大餐就烹制完成了。与中式料理不同,加拿大的龙虾大餐以原味少油为特点,即便是您最苛刻的健康美食者,加拿大龙虾餐也是无可挑剔的健康食品。

在多伦多,经营龙虾海鲜的餐馆有很多,餐馆采用标准化操作方式烹调,经营的龙虾在重量和品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中,烤龙虾尾为海鲜烹调中的极品,尝过这道菜的食客,均赞口不绝。如果您来了多伦多却没有品尝北美风格的烤龙虾,那真是件让人遗憾的事,正可谓“平生不食龙虾尾,枉度一世终后悔”。11月是加拿大龙虾的上市旺季, 此时的龙虾价格便宜,这时你能品尝到一年中最鲜美的龙虾肉,还能为您省下不少的银两。

除了龙虾,烤扇贝、蒜虾以及闷烧鳎目鱼等菜品,也非常具有北美海鲜餐饮特色。假如您对某些食品有禁忌,丰富的品种诸如牛扒、鸡翅等其他菜式,一定会满足您的需要。

 

当然这些菜系是否地道,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尽相同,也是见仁见智见味。这里大多的中餐,不管是汤是菜,做的时候都加不少味精,有的时候吃完后口中大感干涩,所以你在点菜时,就应嘱咐侍应生少放或不放味精,少放油,少放糖都是可以的。这里的中餐馆虽然也追求最大利润,但是其做的饭菜全是讲究货真,绝对没有人敢往里面乱加不该加的东西。毕竟,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开心,应是饮食第一要也。

到加拿大后,我们在华人餐馆就餐过两次,一次在多伦多,一次在密西沙加市,两餐馆均为香港人办的,餐馆内人头攒动,热气腾腾,生意火爆,我们全家五口消费也只有5060加元,比国内都便宜。

 

和国内饮食习惯略有不同的是,加拿大的中餐馆(其实所有的餐馆)上菜时绝大多数会提供公用餐具,就是吃火锅也是必用公用筷勺。如果大家在一起吃饭,不能各人私用筷一起上,当然可能少了一些国内的聚餐气氛,但是这样的好处是不会互相传染疾病。加拿大的中餐馆禁烟禁酒,这些也与国内迥然不同。其实加拿大的各个超市里禁止出售烟酒,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禁酒。

 

姜启时电话:18912233130  

E:jqs2006jqs@163.com

邮址:226100 江苏海门师山新村716幢401室  姜启时

QQ:598186783  名:jqs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