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伊始,陶师兄笑着说道当年自己离开母校出国留学时,在座的各位学生还未出世呢,一晃就30多年过去了,自己又重新来到了母校,恍如昨天还在实验室做着实验,在食堂排队买饭,在宿舍畅谈未来......接着,有位同学提问关于考研问题,李师兄回答道:在美国研究生相当于就是助教,帮助老师批改试卷,带本科生实验课,这与我们国内的情况相差甚多。不过,在美国,非常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理科的需要选修一些人文课程。这和我们学校的教学理念相似,学校特别开设的博雅课就是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局限性。
紧接着,陶学长又强调了兴趣与专业还有以后就业的问题。热门的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兴趣才是重要的,不能随大流。陶师兄感慨道,离开学校31年,人生匆匆,趁着年轻当明确自己的方向,确立目标,不辜负青春。
进一步交谈中,两位学长谈到从学校走向社会这过程中存在的迷茫问题。他们告诉我们,大学生活不光光是教室,图书馆,食堂,我们要走到学校外面,去寻找机会,去发现自己。在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科的交叉学习,注重培养自己的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综合性人才。
在被问到求学道路上有什么遗憾和欣慰时候,两位师兄都感慨道当时求学的艰辛和条件的艰苦,很多设备的不完善,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的学生学习的劲头特足,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时常需要去占位置。在最后,陶师兄敦促我们在优越的环境中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实验课。李师兄同样督促,在学习中重视说,写,干的能力。
此次校友座谈会,两位物科院校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精彩的会议,更加是对我物科院学子语重心长的教诲,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物科院新闻中心: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