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美杂记(三)

汪如怀

心得:

    在美国西南角玩了10天整, 非常开心。 有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有些心得列在下面, 请在

美国的同学不要笑话。

   1. 加州的道路交叉口以路号和目的地来命名, 北倒是找得着,可却不知道你现在在哪里 (没

有交叉路口号)。

   2. 真感谢美国不少城市那棋盘一样的方正布局, 找地方极其方便。美国的同学到伦敦来可就

惨了,几万条街道, 难得有几条直的,全是 “歪门邪道". (国内的天津有点象这样, 但远没有

伦敦大〕。

   3. 美国显然是个对小汽车非常友好的国家。 小汽车便宜, 服务周全,道路覆盖极广 (光加

州道路总长就够绕地球3周),租车也非常方便。汽油极便宜. 看看欧洲,千方百计限制小汽车, 

汽油税是汽油
价值的好几倍 (英国的汽油价格是美国的3-4倍, 这里汽油远贵过菜油。 前不久威尔士地区有些

人往柴油发动机的小汽车里灌菜油, 开得满世界跑。 只是尾气味道有点怪)。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

说,美国又太浪费资源, 大汽车大房子不知多浪费多少能源,难怪美国不肯签署京都环保协定。 

还有个纳闷的事, 车子很大,能跑得很快,却不让跑快 (高速公路许多地方限速65英里),不知

是不是与美国人开车技术太差有关? 我们这次在美国跑了不到2500英里, 除了从英国的靠左行

换到美国的靠右行需略加小心外, 其他地方都非常易开。只会在美国开车的同学不妨到欧洲来试

试, 光那些转盘 (roundabout)就够你们忙的。 而事实上转盘远比红绿灯效率高。

    4. 跟美国相比, 英国对人要信任得多: 英国至今没有身份卡,连驾照也只是一张不带照片

的纸头 (最近才开始试行带照片的驾照,而且完全志愿)。开车根本不用随身带驾照 (不过注意

驾照可远比美国的难拿, 因为这儿的要求高)。 去加油站加油也是加好了再付钱. 公路上警察追

飞车的现象几乎没有 (英国警察都没有枪, 而且普遍只开中小型车). 普通英国人很信任警察,

 教育小孩子从小有事就找警察。

    5. 美国是个非常富有活力的国家, 整个社会制度就是鼓励(或者"强迫")人拼命工作. 不少

同学在美国的收入要比在欧洲高得多。但福利,带薪假期,社会保障以及工作稳定性都 无法跟欧

洲比。 比如在我公司,正常每周工作37.5小时,超出部分公司就得付加班费 (1.33-2倍),每

年除了国家法定假日外, 我们还有26个工作日的带薪假期(5周零1天)。其他福利如养老金等 (我

们出约5%,公司出17-25%, 这与各公司福利有关〕。当然高福利容易养懒汉, 整个社会的劳

动生产率会降低。

    6. 美国的酒店以房间收费, 对家庭住宿非常友好, 由于是节期, 加上我们又是通过网上

定的房间, 有些酒店真是价廉物美, 如 拉思维加斯的希尔顿(Hilton)和在洛杉矶的喜来登 (Sheraton) 都是不到 60“刀”($) 一晚。这在英国或西欧是几无可能的, 一家4口少说也要挨

一二百刀。

    7. 这次美国之行, 我们总的印象很好。 但欧洲不少人不喜欢美国。我有两位同事, 一个

英国人一个爱尔兰人, 一个只去过美国一次(1周), 一个从未去过,却都声称 "永远不去美国",

问其原因, 却都说美国"太肤浅" (Too Superficial). 12月21日去一家中国朋友家聚会, 还

有另一家父子。太太一年前到明尼苏达的 3M公司去工作了。 她千方百计想把她上高一的儿子搞

去美国上大学,她儿子去过3趟美国,一次比一次不肯去, 第3次就是花钱买他去的,答应带他

去夏威夷旅游一趟才去的。 回来后宣称以后再也不去美国了,即使他父母出钱送他去哈佛也不

去, 而他宁愿上牛津剑桥或帝国理工学院。

    8. 美国的路虽多, 路牌子却做得小 (高速公路上的路牌不到英国的一半大). 在8号州际高

速公路上, 有相当一段是限速75英里, 于是我们就在80英里上巡航, 可鬼晓得什么时候出现过

一个65英里的限速标记, 我们没看到, 继续在80英里上巡航......欲看后事如何, 请您替我往

下续吧。

    9. 美国人对帝国单位制一往情深。英里,磅,加仑,华氏温度....到处可见。 这在帝国单位

制的发源地英国反倒不用了。自70年代初以来, 英国除了保留"英里"外, 其他都是国际单位制了

 (马路太多,没法取消"英里")。

    10. 搞不清美国的手机系统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制式与欧亚不同,再有也不知有没有买个Sim

卡塞进已有手机就可用的服务(我们回国内就这么干)。我们带了两只手机到美国, 却根本没用上。

 老同学中高人不少, 谁给指点指点? (我还没试过老一塌的在抽水马桶里预处理的招儿, 或许管用?)

    在回伦敦的飞机上, 我小女儿前胸后背上出了一些小水痘 (已经过医生确任是水痘, 估计是

她圣诞节前在学校传染的其他小孩的, 在美国期间正是潜伏期。 她不能上学, 只好在家看她, 

正好写下以上这段杂记。 美国东部的同学请留心了, 说不定哪天我们去美国东部玩, 到时可就

敲门到您府上添麻烦了。也欢迎老同学们(不管您从哪里来) 来英国玩(这儿的夏天是非常好的。 

我家就住伦敦边上。 美加的同学请注意,除了物价, 英国这儿什么都比你们那儿小一号, 房子

小, 车小,还请多担待了。不过小车也有优势,今年北美的"Car of the Year"就是小不点的Mini Cooper (英国产) - 或许大家都冲着这是BMW公司的产品而去的吧?〕

汪如怀
2003年1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