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旅行散记(下)


    
在飞机上

    今夏我们旅行从亚利桑那州飞往东部水牛城,登上飞机坐定后,就发现周围的旅客几乎人人手中拿著书开始读起来了,有老有少,不分男女。有一位老太太戴着老花镜,还拿着放大镜在书上缓缓移动。除了机舱外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气流声,几乎听不到说话声,当机舱服务员过来送饮料时,旅客才抬头说一声“谢谢”,然后又聚精会神地看起来。我往机舱后走时,注意看了一下,除了少数人闭目养神,个别人轻声交谈外,大部分人都在认真读书,有的在书上划划杠杠,有的边看边写,有带孩子的旅客拿本书轻轻地给孩子在念。以前就听说美国人很爱读书,他们随时随地一有空暇就读书。美国人的家中,很少有书房,放机算机、打印机的房间是用来上机、上网、处理家庭文件的,而他们在家中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读书,早餐桌上看报纸,沙发上看杂志。游泳池边的躺椅上,前院草地塑料布上,都可以看到他们读书的身影。除了书店外,一般的超市,杂货店,用品店,都有售书的架子。特别是每个机场都有书店,许多人登机前买一本书,一趟旅行下来,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增加了情趣,把枯燥的旅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今夏我们外出三趟,转机、换机,所乘航班超过十个,每个航班上都见到许多人在安安静静地读书,美国人爱读书的特点在我今夏旅行的飞机上有了十分强烈的感性认识。

    再说说另一班飞机上的见闻。七月二十九日我从华府聚会回程,在俄亥俄州的哥仑巴斯机场换机飞凤凰城。我的座位靠窗口,我的旁边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又高又壮的白人男子,飞机起飞后,他一直伸着脖子往窗外看,还时不时回过头去对坐在他后面的另一位中等个子的白人男青年轻轻地赞叹:“真奇妙!真壮观!”。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兴致勃勃的旅客,在把乘飞机视同乘公共汽车的美国人眼中,机窗外的景物早已司空见惯,引不起任何兴头。见到这两人象孩子般的快乐、激动的神情,我就向大个子提议,让他换到靠窗口,他客客气气地谢绝了,说这样就很好,他看得见。一会儿,下面出现一条大河,他们更兴奋了,反复小声地说:“是我们的河,是俄亥俄河!”,我也说:“真美!”,他们一见有了共鸣,就更高兴了,大个子主动对我说:“我是第一次乘飞机!”我的好奇心也来了:“以前你离开过你们州吗?”“我们曾经开车到外州去玩过。”我见他的同伴一直在探视窗外,就问:“那他呢?”“他还是婴儿时,跟父母乘过一次飞机,实际上今天也是第一次从高空见到外面的景色。”。我注意到他左手指上带有结婚戒指,也就是说,他的家人,他的孩子很可能都没乘过飞机!大个子还说,他们在哥仑巴斯市的一家设备厂做机械工,这次工厂派他们到凤凰城的一家公司去修设备,所以就乘上飞机了!

   一路上,他们伸长了脖子尽量往外看,但身体从不倾斜到旁边座位。当机窗外出现高山时,他俩就轻声讨论是不是到了科罗拉多州了;当看到大片的红岩地貌时,他们又悄声说可能到了亚利桑那州了;接着,看见一个大水坝,他们就猜,如果飞机从北面进入亚利桑那州,可能是胡佛大水坝,但现在飞机从是东面进入,他们就向我询问,我还真被他们问住了,自愧地理知识不如他们。

   看到他们兴奋,好奇而又礼貌克制的样子,我真是感触良多。在如此先进发达的美国,常常见到飞机象公共汽车一样排队等起飞,但美国的普通蓝领工人,生活并不富有,也很难得有机会乘飞机,甚至有人可能一辈子没乘过飞机。而我们这些外来的人,在美国的上空乘飞机的次数已难以计数了,更何况亚裔移民的收入已超过了全美的平均水平。而多数美国人还是以平等、接纳的态度对待外来移民。对比在我们国内的许多大城市,看看城里人如何对乡下人,上海人如何对外地人,是不是比较缺乏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而这俩位普通蓝领工人一路上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友好、礼貌、文明,也直接折射出美国人民良好的教养水平。

关闭窗口